(摘自「MONSTER」單行本1第1章)
接觸契機是《Psycho-Pass》的ED《沒有名字的怪物》(名前のない怪物)。有個人在巴哈姆特的哈拉版寫了一篇分析--【賞析】ED1 「名前のない怪物」與《MONSTER》裡的繪本,我是個古典童話控,自然受到吸引,立即找出浦澤直樹的《怪物 MONSTER》,一口氣讀完(本篇筆者採用《怪物 MONSTER》這個書名,漫畫原名只有英文MONSTER)。
《怪物 MONSTER》為20世紀末的老漫畫,於小學館的《Big Comic Original》從1994年12月連載至2001年12月,單行本18眷由小學館發行,台灣東立出版社代理翻譯,香港的出版社則是文化傳信,後改編電視動畫,一共74話。今年(2013)將由HBO改編城影集。
好啦,以上資料來自維基,廢話不多說,進入正題。
不意外,老漫畫的人物多得數不清。話數又多得嚇人,不過,我從不擔心一口氣看完會不會消化不良,先看再說再評價。劇情如預期,不僅人心面刻劃得細膩,劇情豐富大膽,出場人物的名字雖然無法全部記起,不過,個性十分鮮明,無論兇殘的殺人犯、平凡的老百姓、無知的小孩子皆令人印象深刻。
從這部漫畫,我看到的不是絕對的對錯,由「善」與「惡」交織於人心的故事。我不喜歡用「善」、「惡」衡量每件事,二分法雖然方便分類,卻容易窄化看事情的角度,不是對就是錯,只看結果,不看事情原委。我比較喜歡從「心路歷程」來看,每個人的生長背景不同,價值觀自然有差異。
《怪物 MONSTER》不時提到「善」、「惡」,不過,故事愈到後面,卻不是絕對的「善」與「惡」這麼簡單。浦澤老師筆下角色的掙扎、決心、矛盾、信念、恐懼、……,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眼前,並考驗著讀者的價值觀,尤其從小接受教導的倫理道德。
《怪物 MONSTER》的設定和劇情龐大且緊密,每個人的故事如互相牽住的人偶線影響彼此,推動故事邁向最終結局,儘管浦澤老師的結局選擇不是一般通俗故事的絕對結局,對我而言,終於告一段落了,算是鬆了口氣。
怪物(monster)貫穿整部作品,浦澤老師不只用罪犯的故事凸顯藏在人心的怪物的可怕,那些由約翰喚醒的怪物如何傷害生命,最可怕的是,怪物「藏」在看似平常、沒什麼的言行中。到底該怎麼凌駕這頭怪物不傷害旁人?被自身怪物吞噬,任由怪物行動?還是擁抱怪物,有著無畏的勇氣與牠同行?
(約翰:主角天馬醫生苦苦追捕的魔王級人物)
本作中從頭到尾引人注目的《沒有名字的怪物》因為是繪本,故事簡單卻令人印象深刻:吞盡所有的怪物孤單面對荒涼的世界。然而,《沒有名字的怪物》只是個開始,假使將故事實體化,套入現實呢?換句話說,將繪本的情境巧妙對照現實呢?浦澤老師即是如此,透過《怪物 MONSTER》每一個角色的心路歷程完整詮釋怪物,將怪物實體化。
雖然我無法如《Psycho-Pass 心靈判官》的槙島聖護思考快速,有條理理出思緒與他人一來一往辯論,然而,閱讀《怪物 MONSTER》時,發覺心中浮起卻未明的疑問一點一滴化解,甚至到豁然開朗的奇妙感覺,一般來說,我不是個很容易接受新吸收到的理論的人,需要時間好好消化、吸收。而浦澤老師敘述的「怪物」,透過《怪物 MONSTER》完整詮釋,我不但沒有因為劇情複雜、黑暗消化不良,反而能一口氣讀完,享受閱讀並同時思考的樂趣。
對了,有個畫面不得不提,約翰留給雙胞胎妹妹的留言--救救我!我身體裡的怪物已經快要爆炸了!(Hilfe! Das Monstrum im mir Wird explodieren!)(引自單行本4第7章重逢,見下圖)
浦澤老師到結局沒有交代,從未畫出約翰與內心怪物拉扯的劇情,挺可惜的,我想看看約翰保有人性的那一面。
當然,瑕不掩瑜,漫畫《怪物 MONSTER》完整性相當高,劇情十分流暢,而且人物個性鮮明,如果寫成小說,肯定厚厚(不只)一本。推薦喜歡思考、刺激腦前葉的讀者欣賞,不過,這部作品的主角群主要為成人,現實黑暗面不可少,有少數片段可能對未成年讀者來說不舒服,未成年讀者也請作好心理準備。
【推薦閱讀】
In Search of Your Name:論怪物
【相關文章】
【Psycho-Pass 心靈判官】CD《名前のない怪物》
【心得】Psycho-Pass 心靈判官(捏他)
阿,順便來對照下《怪物 MONSTER》和《Psycho-Pass 心靈判官》的角色吧!請尚未看完兩部作品的讀者自行斟酌是否往下拉。
《怪物 MONSTER》 | 《Psycho-Pass 心靈判官》 |
天馬醫生 | 狡嚙慎也 |
約翰 | 槙島聖護 |
警官倫克 | 執行官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